抗原的分類
由于自然界中各種生物體都有其各自特異性的抗原,因此抗原性物質的種類繁多,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對其進行分類,分類方法也十分復雜。
根據抗原的免疫性和反應分類
(1.)*抗原 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應的物質稱為*抗原。
(2).半抗原或不*抗原 只有免疫反應性而無免疫原性的物質稱為半抗原或不*抗原。它們通常不能引起免疫答案,卻能與抗體反應,相當于抗原分子上的一個抗原抗原決定簇,即使抗原分子上與抗體結合的一個區域。半抗原的分子量很小,本身無免疫原性,但與蛋白質抗原載體結合后即可獲得免疫原性,稱為*抗原。載體通常是大分子的蛋白質,它們能和作為抗原決定簇的半抗原分子相結合,從而形成半抗原-載體復合物,這種復合物通常具有半抗原和載體蛋白特異的免疫原性。如磺胺、青霉素等藥物均為半抗原。
根據抗原刺激機體產生抗體時對T細胞的依賴分類
(1)胸腺依賴抗原(TD-Ag)TD-Ag又稱T細胞以來抗原,其刺激機體產生抗體需要有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的輔助才能完成。天然抗原(如絕大多數蛋白質抗原及細胞抗原)多屬于TD抗原,如人血清球蛋白、卵白蛋白、外霉素、羊紅細胞等。TD-Ag的結構復雜、分子量大,表面決定簇種類繁多而且分布不規則,能夠引起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產生的抗體多數為免疫球蛋白C (IgG),且能夠產生免疫記憶。
(2)胸腺非依賴抗原(TI-Ag)TI-Ag,又稱T細胞非依賴性抗原,其激活B細胞產生抗體不需要巨噬細胞和T細胞的協助。這類抗原結構比較簡單,決定簇種類單純,排列密集而有規律,能夠直接激活B細胞,但他只能引起體液免疫,不產生細胞免疫,只能誘導免疫球蛋白M (IgG)類抗體,而且無免疫記憶,不產生再次應答效應。
TI-Ag又可分為兩類:(1)TI-1抗原,具有多克隆B細胞激活作用,如細菌脂多糖(LPS),成熟或未成熟B細胞均可對其產生應答;(2)TI-2抗原,表面含有多個重復表位,如肺炎球菌莢膜多糖、聚合鞭毛素等,它們只能刺激成熟B細胞。自然界中TI-Ag的種類較少。
(3)超抗原(Superantigen,S-Ag)少量分子就可以使大量T細胞活化的能抗原稱為超抗原。這類抗原能使宿主20%的T細胞活化,是常規多肽抗原的200~20000倍,因此活化效率特別高。近年來已發現的超抗原有狂犬病病毒衣殼蛋白、葡萄球菌腸毒素A~E、中毒性休克綜合癥毒素、表皮剝脫毒素、假單胞菌、艾滋病病毒(HIV)等。超抗原的發現為許多疾病的發生機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線索。它對宿主多有直接的毒性作用,而且與宿主多方面的免疫機制有關,如自身免疫病、某些抗感染和抗腫瘤作用等,但對抗原本身的結構及其與T細胞受體之間的關系目前尚不清楚,對其深入研究將會推動免疫學的發展。
根據抗原與機體的親緣關系分類
(1)異種抗原(Xenogenic antigen)指與宿主不是同一種屬的抗原。通常情況下異種抗原的免疫原性比較強,容易引起較強的免疫應答。與醫學有關的異種抗原主要包括動物血清、微生物及其產物,例舉如下。
1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螺旋體等均是良好的抗原。這些微生物雖然結構簡單,但其化學組成相當復雜,含有許多性質不同的蛋白質和蛋白質結合的類脂和多糖,是具有多種抗原成分的復合體。例如細菌具有菌體抗原、鞭毛抗原、表面抗原和菌毛抗原等。它們都能夠對機體產生刺激,誘導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進而產生相應的抗體。
2細菌毒素抗原外毒素 有的細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分泌到菌體外的有毒物質,稱為外毒素。它是一種蛋白質,毒性很強,也具有很強的抗原性,能刺激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對組織細胞的毒性作用有高度的選擇性,可引起不同的特殊病毒和臨床表現。
3類毒素 外毒素經過0.3%~0.4%的假醛溶液處理以后,失去了毒性,但仍保留抗原性,稱為類毒素。常用于免疫預防的類毒素有白喉類毒素和破傷風類毒素。
4抗毒素 臨床常使用抗毒素抗體來治療外毒素引起的疾病。常用的抗毒素是將各類類毒素注射免疫動物(如馬),然后從其血清中制得。這種動物來源的抗毒素對人體有兩種作用,既可以用于中和被感染者體內相應的外毒素,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又可能由于它是一種具有抗原性的異種蛋白質而刺激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甚至發生變態反應,可能會過敏性休克,甚至發生死亡,因此在使用該類生物制劑前必須做皮膚過敏試驗。
(2)異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 異嗜性抗原是指一類與種屬無關,存在于不同種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細胞之間的所共有的性質相同的抗原,又稱Forssman抗原,它是Forssmanzui早提出來的。目前已發現多種具有重要意義的異嗜性抗原,主要有:1大腸桿菌O86含人類B血型物質;2肺炎球菌14型含A血型物質;3引起原發性非典型肺炎的肺炎支原體與MG株鏈球菌間有異嗜性抗原;4某些病原微生物與人體的某些組織具有共同抗原成分,是引起免疫性疾病的原因之一。例如A族溶血型鏈球菌表面成分與人腎組織發生交叉反應而導致腎小球腎炎或心肌炎。大腸桿菌某些O抗原與人結腸黏膜也有共同抗原,感染該菌后,會引起潰瘍性結腸炎。
(3)同種異型抗原(Allogenic antigen)同種異型抗原指由于遺傳基因的差異而導致同一種屬不同個體之間具有不相同的抗原,也稱為人類的同種異體抗原,即某個體細胞、組織或器官進入另一個體時會引起相應的免疫應答過程。重要的人類同種異型抗原有:1血型抗原,如ABO血型抗原和Rh血型抗原等抗原系統,其對安全輸血有著重要作用;2組織相容性抗原系統,即人白細胞抗原(HLA),它對于器官移植時的排斥反應和調節機體的免疫應答具有重要價值。
(4)自身抗原(Autoantigen)在正常情況下,機體免疫系統不會對自身正常組織或細胞產生免疫應答,但當機體受到外傷或感染等刺激時,就會時隱蔽的自身抗原暴露或改變自身的抗原結構,或者免疫系統本身發生異常而使免疫系統將自身物質當做抗原性異物來識別,誘發自身免疫應答,引起自身免疫疾病。它主要有三種類型。1隱蔽自身抗原。如眼葡萄膜色素蛋白、甲狀腺球蛋白和精子等,在正常情況下它們與血液和免疫系統相對隔絕,但當在外界作用情況下使之進入血液成為自身抗原就會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2修飾的自身抗原。自身組織的分子結構在感染、藥物或輻射等影響下而發生改變,形成或暴露出新的抗原決定簇,從而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3自身正常物質。當體內淋巴細胞異常,不能識別自己與非已,則對自身正常物質出現免疫應答,也會引起自身免疫病。
(5)腫瘤抗原(Tumor antigen) 可分為腫瘤特異性抗原和腫瘤相關抗原兩大類。腫瘤特異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是只存在于某種癌變細胞表面,而不存在于相應正常細胞或其他種類腫瘤細胞表面的新抗原,如黑色素瘤、結腸癌等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腫瘤相關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是指非腫瘤細胞所*的、在正常細胞上也存在的抗原,只是在細胞癌變時其含量明顯增加,這類抗原只表現出量的變化而無嚴格腫瘤特異性。
根據抗原的化學組成分類
按照抗原分子的化學性質,可將抗原分為蛋白抗原、多糖抗原和核酸抗原等多種類型。天然蛋白質的分子組成較為復雜,是良好的抗原;多糖的免疫原性一般較弱;核酸和脂類無免疫原性,與蛋白質結合后形成核蛋白或脂蛋白時可成為良好的抗原。為根據抗原化學組成的分類。
(1)根據制備方法分類 可將抗原分為天然抗原、人工抗原和合成抗原。天然抗原是不加修飾的天然物質,例如微生物、牛血清白蛋白等;人工抗原是經過人工修飾的天然抗原,如偶氮蛋白、碘化蛋白;合成抗原是經化學合成的高分子氨基酸聚合物。
(2)根據抗原引起免疫應答的類型分類 可分為變應原與耐受原。變應原為引起機體異常免疫應答,造成免疫損傷的外源性抗原。耐受原是指在某些條件下有些抗原能誘導免疫系統對該抗原不表現免疫應答。
另外,根據抗原的生物來源和體內定位對其進行命名也是一種常見的分類方法。